重庆至西藏昌都,1400多公里直线距离,3500米海拔落差,医疗援藏让两座城市紧密相连。1992级校友唐萍非常荣幸成为重庆市第七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的一员,在重庆市第十批援助昌都总队和重医附一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她怀着一颗医者仁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在昌都市人民医院任护理部主任一年的工作岗位上,以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精神,为该院创造出了多个护理“第一”,留下了一笔笔宝贵财富。
实现多个“零”突破
自2023年7月27日到达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后,她克服高海拔、缺氧等恶劣天气,承受失眠、血压升高身体不适,立即投入高强度工作。她带领全院287名护士,以提升全院护理质量为己任,组织开展了多个昌都市人民医院护理“0”突破。
●举办昌都市首届静脉治疗质量提升会,昌都市共有15家医院160余人参会,旨在推动整个昌都市护理静疗质量的提升。
●召开首次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答辩会,院级层面推动12项护理新技术的开展。
●首次成立护理静脉治疗及伤口造口治疗小组;实现院内PICC、伤口造口疑难患者的护理会诊。
●开展昌都市首例超声引导下成人PICC置管术,从“0”到“1”填补了昌都市成人PICC置管技术空白。
●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努力下,医院首次获批昌都市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以昌都市人民医院首次参与撰写护理专家共识1部。
创新学习新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针对该院护理骨干新知识、新技术较薄弱,唐萍带领15名骨干赴重庆参观学习。重医附一院派护理专家针对学员进行个性化的“一对一”培训,以迅速提高专业能力。短暂的培训,并不能满足学员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她组织开展了昌都市护理首次疑难病例远程会诊,通过云端讨论会,打破了空间限制,为昌都市人民医院护理人员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
不忘初心记使命
昌都市人民医院首例成人PICC置入后,艰巨的维护工作摆在了医护人员面前,患者居住在乡下,往返医院需要4个多小时,唐萍每天安排专人管理患者,在置管后第14天晚上七点,静疗团队电话告知唐萍,患者因在乡镇卫生院换药后出现管道堵塞,在零下几度的寒夜中,她率领静疗团队倾尽全力终于在近凌晨时打通了患者的管道。那一刻,尽管她们彼此语言不通,但当患者在深夜里信任地将头靠在唐萍的肩膀上,家属频频举起大拇指时,让在寒冷、缺氧中的她倍感温暖和幸福。
强理论重科研
援藏期间她获批西藏自治区自科组团式医学援藏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参编2部全国百佳出版社专著。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调研,唐萍发现护理团队的理论短板,可供参考的高原护理理论书籍有限,她牵头组织50多位重庆—西藏护理骨干,结合高原疾病特色共同撰写50多万字专著《高原地区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于2024年6月正式出版,为广大高原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填补了昌都市人民医院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出版社出版专著的空白。
短暂的援藏工作,使唐萍深切的感受到,带给她的不仅仅是新的环境,更是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片雪域高原的土地上,她收获了援藏队友的友谊、护理同事们真挚的感情和患者们发自心底的信任,让她在工作中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在一生的生命历程中,援藏时间虽短暂,但藏区的一切,将铭刻于心,永世难忘!更将激励着唐萍与她的同事们去再创辉煌!去为祖国的医护事业竭尽忠诚与能力!
唐萍简介
唐萍,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992级校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导管室)护士长,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代表重庆市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获得全国金奖(团体)。现任重庆市第三届介入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心脏功能无创技术护理心电学组副组长。主持省部级、厅局级及院系级课题7项,参与编写全国专家共识3部,主编、参编专著2部,重庆市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