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平,男,硕士,副主任护师,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绵阳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业务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担任绵阳市护理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家庭救护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护理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护理标准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绵阳护理学会男护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卫生经济学会护理成本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循证护理杂志》编委、《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中英文审稿专家。作为负责人承担省、市科研课题4项,参研课题1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SCI论文20篇;获得四川省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2项;参编学术专著2部,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项。先后荣获“绵阳市社科先进个人”,医院“青年五四奖章”“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12年来,先后在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学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成绩,为医院护理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护理科研创新能力及成果居市内领先。
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者
作为医院引进的第一批护理研究生,始终坚信“科学研究应源于临床并用于临床”,先后在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内镜中心、急诊等多个临床科室轮转,在每一个科室轮转期间都能沉下心做事,积极参与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管理,善于发现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争议性问题,研究解决了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风险预测、手术患者早期进食(该项成果获F1OOO推荐并被英国NICE指南引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术中患者低体温管理等,为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循证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循证护理研究水平得到了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认同并于2022年开始担任护理研究生《循证护理》课程授课教师。
护理创新研究的先行者
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家庭救护分会等多个学术组织任职,担任《循证护理》杂志编委以及多本SCI杂志审稿人,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先后获批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论文30余篇,学术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壁报交流多次。在护理部工作期间,参与完成了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设计、实践及成果总结,申报省市级课题多项,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分获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医学会科技三等奖,参与编写的《护理驱动力—护理岗位管理实践》累计出版发行近万册,扩大了医院护理管理在业内的影响力;构建和完善了多层次的护理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创新教育培训手段,搭建院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提升了医院护理人员教学能力;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建章立制,带领团队通过开展科研定制培训、结对帮扶等形式推动护理科研发展,医院护理科研数量、质量以及科研产出有了大幅度提升。护理学2021-2023年连续三年位列科技量值(STEM)全国百强,获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遴选的“研究型学科”,先后两次评为医院“十大风云人物”。
基层护理帮扶的耕耘者
2019年至2021年期间,参加省“传帮带”对口支援薄弱地区行动,到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累计基层锻炼1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医院的优质资源平台,积极引导、指导、辅导该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项;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标准10条;协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开展质量培训多次。同时启发护理部主任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选送8名护理骨干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免费进行重症护理、呼吸内镜、消毒供应、呼吸治疗等专科护理培训,提升了当地的护理业务和专业水平,为当地留下来一支带不走的专科护理队伍。
新冠疫情的研究者和逆行者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时任手术室护士长的黄华平就向组织提出援武汉申请,希望能够冲锋陷阵抗击疫情,同时能从一名研究者的角度去建设和改进疫情防控的流程和管理,在得到坚守手术室疫情防控命令后,立即组织科室建立并完善了手术室疫情防控规范和流程,组建了应急手术室接诊疑似及确诊患者的手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保证了手术病人“零感染”。除此以外,他还积极动员科室护理人员总结经验并发表论文5篇。连续2年担任医院疫情防控护理应急救援队队长,积极备战省市级疫情防控,于2022年4月1日,受组织委派,带领15名护理应急救援队队员编入四川省援吉林医疗队前往长春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也多次参与绵阳市内的大规模核酸采集及方舱医院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