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医路佑老,情暖桑榆”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和顺茶馆,举行骨质疏松症、中国护理文化与传承和海姆立克急救术的健康科普宣讲,引导护理学子走出校园、投身基层,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群众,让护理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以炽热的青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关注骨健康,告别疏松忧
本次宣讲特别邀请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的王艳老师。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危害大。王老师为老人们详细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成因、症状、危害、预防及治疗方法。此次知识宣讲有助于老年人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关注自身骨骼健康。

图为王艳进行骨质疏松症防治宣讲 通讯员 蔡鹤麒 摄

图为社区老年人健康问题咨询 通讯员 甘世杰 摄
护理韵古今,关怀路先行
团队致力于传播中国护理的历史文化,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让护理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该环节由团队指导教师,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护理博士何姗主讲。何老师向老人们介绍了中国护理文化中仁慈博爱、开拓创新的历史文化基因,当代护士的角色与护理服务内涵。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的背景下,护理服务进社区既有助于居民认识护理、信任护理、尊重护理,也有助于护理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为积极推动专业发展增强内驱力。

图为何姗向社区居民介绍中国护理文化 通讯员 阮子涵 摄

图为社区居民与团队成员互动交流 通讯员 张朝瑞 摄

图为社区居民与团队成员互动交流 通讯员 廖星宇 摄
海姆立克术,急救展功夫
海姆立克急救术宣讲备受瞩目,团队成员配合何姗老师通过现场演示及互动练习,帮助老人们学习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增强老年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也为社区老幼增添一份生命安全的保障。

图为海姆立克急救法讲解示范 通讯员 甘世杰 摄

图为奶奶们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提问 通讯员 张晋雪 摄

图为团队成员分发健康宣传手册 通讯员 张好 摄
团队成员们通过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尊老敬老,德善同行”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护理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何姗表示:“祖国医学源远流长。社区的实践锻炼,可以帮助护理学子理解中国护理的博大,增强专业自信;促进居民树立“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大健康理念,增强主动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水平。